網路及媒體訊息的發達,造就了很多翡翠玉石達人,很多人都知道,翡翠 B 貨和 B+C 貨都是經歷了強酸浸蝕,和有機膠充填,或者充蠟的人工處理。

這些在紫外線燈照射下,酸洗、有機膠和蠟都會發出明顯的紫外螢光,而天然翡翠因不含有機膠和蠟,在紫外線燈下,一般不會發出紫外螢光。


因此,紫外線燈往往作為鑑別天然翡翠、 B 貨、B+C 貨的最基本工具。

此鑑定辦法在翡翠玉石檢測中廣泛被使用,紫外線燈是利用在長波 365nm 或短波 253.7nm 的紫外線照射下,根據發出的螢光特徵,從而鑒別翡翠玉石的真偽,而且,凡是會有螢光反應的翡翠製品,都將可能作為是處理翡翠(B 貨或 B+C 貨)看待。


  


這檢測是避免花大錢卻買到B貨的好方。

  


但是,在長期的翡翠製品質量檢驗過程中發現,儘管大部分的翡翠製品在紫外線燈下遵循上述規則,也還是會出現一些例外,稍有不慎,即可能會對翡翠的價差造成很大的誤判,甚至將A貨看待為B貨賤價出賣。


其誤判狀態為何呢?

翡翠在紫外線燈下出現螢光反應,卻驗證出是A貨的例外情況,其容易造成誤判的狀態如下:


ㄧ、翡翠上蠟會導致紫外螢光

天然翡翠中如果含有較多的蠟,也會出現紫外熒光。

翡翠製品加工過程中,一般在拋光工序完成以後,都會將翡翠上蠟,而上蠟分為二種:一種是將翡翠放進融化的液體石蠟裡面浸泡。另一種是稍微加熱翡翠,把白色蠟粉噴上去,再用毛巾擦拭。

這些過程會讓部分蠟浸入到翡翠中的表層,使翡翠顯得更加圓潤透亮,俗稱「穿蠟」包漿過程。

正常的天然翡翠,「穿蠟」只會讓少量的蠟附著於表層,增加其光亮溫潤度,在紫外線燈下翡翠主體不會產生明顯紫外螢光,但是,當蠟在翡翠中有相對量的集中時,就會導致產生紫外螢光。


具體有以下幾種情況:


1、蠟在雕刻的溝槽中局部集中,導致局部螢光反應。

那是因為翡翠雕件的溝槽內,往往難以拋光到位,所以有蠟的局部集中,在紫外線燈照射下,就可能會出現一條線狀的局部螢光。


2、翡翠中有裂隙存在出現的局部面狀螢光反應。

有開放性裂隙的翡翠製品,在浸蠟過程中會使蠟充填於裂隙之中,這可以掩蓋裂隙的存在,但由於蠟在裂隙內的過於集中,在紫外線燈下會有裂隙的部位產生面狀局部紫外螢光。


3、當結晶顆粒粗大、質地結構比較疏鬆的翡翠,在“穿蠟”過程中,會使蠟過多地滲透到翡翠的礦物間隙內部,使蠟相對集中,從而導致翡翠出現整體紫外螢光。

這在一些質地差、種水乾的翡翠中,如種水比較乾的鐵龍生、黃翡和紫羅蘭翡翠中,表現尤為明顯。


二、部分天然紫羅蘭翡翠會出現紫外熒光

部分天然紫羅蘭翡翠會出現紫外螢光,可能與兩方面原因有關:


1、紫色翡翠的致色元素所致。

一般認為紫羅蘭翡翠的紫色是翡翠中含有 Mn 和 Fe 所致。而 Mn 在不同光波的作用下,會產生不同的顏色變化,如一些紫羅蘭翡翠在帶黃色的燈下,顯示的是粉紫色,白色燈光下則是表現出藍紫色。

而在紫外線光照射下,一些紫羅蘭的致色元素由於受到激發,也可能是導致產生紫外螢光的原因。


2、紫羅蘭翡翠中所含的人工浸蠟所致。

一般天然紫羅蘭翡翠較其他翡翠品種結晶顆粒會粗大一些,質地結構比較疏鬆,在翡翠賭石中有「十椿九垮」之說,即當切賭翡翠賭石毛料時,如果切開是紫羅蘭(椿色)翡翠,十個之中會有九個因為結晶粗糙、質地疏鬆而賭垮。

因此,如前所述,在翡翠製品製作的「穿蠟」包漿過程中,蠟對紫羅蘭翡翠的浸透能力往往比較好,使得紫羅蘭翡翠內的蠟含量比較多,所以在紫外線燈照射下,將會出現整體的紫外螢光反應。


在國家寶玉石標準中規定,經過強酸浸蝕和注膠或注蠟處理的翡翠製品屬於處理翡翠(B 貨或 B+C 貨)。

其前提是翡翠經過了強酸處理過程後,再進行注膠或注蠟處理,這使翡翠的成分和結構產生了破壞。

而傳統的「穿蠟」包漿過程,並沒有進行過強酸浸蝕處理,不會對翡翠結構產生破壞,因此不能歸結到處理翡翠的範疇,還是應該判定為A貨翡翠。

所以翡翠上蠟是符合檢測規定;上蠟不會影響翡翠的品質,目的在於優化和美化翡翠表面;上蠟的翡翠是可以出具鑒定證書的。

所以,「穿蠟」過程導致翡翠局部,或整體含有蠟而引起的紫外熒光,也不能當作是處理翡翠(B貨)產生的紫外螢光。

由此可見,紫外線燈在鑒別天然翡翠與處理翡翠(翡翠 B 貨和 B+C 貨)中,雖然是比較有效的方法之一,但不是絕對的。

不能說凡是在紫外線燈光下,會出現紫外螢光反應的翡翠都是處理翡翠(B貨),這會有一些例外的。

在經過傳統的「穿蠟」包漿製作過程以及天然的紫羅蘭翡翠製品中尤其是質地本身比較粗糙的翡翠中,可能會產生的局部或整體的紫外螢光。

天然翡翠和處理翡翠產生紫外螢光不同的是:

局部螢光只在天然翡翠中出現,而經過處理的B 貨或 B+C 貨翡翠,出現的是整體的螢光反應,也就是整個翡翠出現均勻的紫外螢光。

而天然翡翠產生的整體紫外螢光反應,主要在一些質地粗糙的翡翠,或者是紫羅蘭的翡翠中。

因此,在翡翠產品質檢過程中,應當格外仔細判斷,給予正確評價,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判斷失誤,而影響翡翠的價差。

     

而現在有些坊間的所謂翡翠達人買家,透過網路及媒體的資訊,只懂片面的判斷知識,以為只要使用紫外線燈照射,有螢光反應即為處理翡翠(B 貨或 B+C 貨),卻不知還有其他例外情況。

雖然錯誤的判斷將使買家錯過真正的A貨,但是買家的購物準則是「只要有疑慮就不要購買」。

此篇只是少數的例外情況,但多數的檢測,只要有螢光反應,建議就不要購買,或將有疑慮的物件送到有公信力的鑑定所檢驗,這是比自己的陽春工具,最正確的鑑定方式。純分享文,看看就好,希望能讓更多的翡翠玉石愛好者,能擁有更多的翡翠知識,並從而收納優質A貨翡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a萬物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