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闐玉,又稱和田玉,古名崑崙玉,原產西域莎車國、于闐國(今中國新疆和田),是有名的軟玉石品種。

其主要成分是角閃石族單斜角閃石晶系之透閃石。

和田玉中,透閃石含量越高,質量越好。

和田玉是一種珍稀玉種,摩氏硬度在6.5—6.9之間,質地細膩,韌性極高,不易碎,耐磨損。

和田玉獨具溫潤柔和的油脂光澤,加上半透、微透的透明度,更突出其油脂光澤的柔潤細膩,觀賞價值極高。和田玉的堅韌使它經得起精雕細琢,再精細的工藝造型也能雕琢得工整流暢、清晰完美。


和田玉產於新疆和田縣、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等地。和闐玉分布於塔裡木盆地之南的昆侖山 . 西起喀什地區塔什庫爾乾縣之東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 , 中經和田地區南部的桑株塔格、鐵克裡克塔格、柳什塔格,東至且末縣南阿爾金山北翼的肅拉穆寜塔格。

對於和田玉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除了大名鼎鼎的新疆料,還有青海料、俄料、韓料。有學者認為,只要質地細膩、油潤度好、顏色純正,不管哪出產的和田玉,都具有購買收藏的價值。再說,新疆已發現的和田玉礦點至少有100多個,也不保證每個地方都出優質的和田玉,所以大家還是綜合考量為佳。

新疆和闐帶綠色羊脂白玉

新疆和闐青白玉

新疆和闐白玉

新疆和闐黃玉

新疆和闐青玉

新疆天山碧玉

新疆天山碧玉多產於天山北麓,即準噶爾盆地南緣的沙灣縣。

和田玉的礦物組成中含有鈣、鐵、錳、鋅、銅等十三種微量元素。按產出地不同可分為山料、山流水和仔料。

玉石經過千百萬年的磨練而成,自然料都會有品質好壞之分。例如就算同樣都是和田玉籽料,也會有質地粗糙,色澤灰白,脂份不好的籽料存在,這樣的籽料就不具有收藏的價值。部分愛好者片面推崇籽料,誤以為籽料就是好貨,而錯過了不少品質俱佳的山料,實在是太片面的看法了。


 


一般情況下,和闐的白玉要比碧玉、青玉價錢高,細潤通透的玉要比含有雜色、不純凈的玉價錢高。由此可見,顏色也是影響和田玉價格的因素之一,然而,同是白玉,也要看白的程度和純度,如果白中閃青或白中帶灰,都會影響到玉的價值。

羊脂白玉只是以羊脂玉為名稱的玉中寶石級極品。但因現代收藏家往往將純白之光白籽白玉,視作為羊脂白玉的代表,因此,白字便被現代人加上去了。

和田玉中潔白無瑕的羊脂玉就是和田玉中的極品,但是也不能一葉障目,忽略了其他種類中也有值得收藏的好料。在玉石收藏界中有一句名言:「世人只曉羊脂好,豈知黃玉也難找」,黃玉中的某些品種,其價值甚至高於羊脂玉。


還有玉製品的價值,不僅僅是原材料的價值,還有後期加工賦予其的附加值。特別是那些被精心雕琢過的玉器、玉飾,其價值也取決於工藝複雜程度和其藝術價值。

和闐玉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歷史亦傳有許多有關和闐玉的記載。例如《史記·大宛列傳》:「漢使窮河源,河源出於闐,其山多玉石」;又《漢書·西域傳》:「莎車國有鐵山,出青玉」。

考古結果證明,和闐玉傳入中國,為時更早,距今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就已發現有和田玉。


和田玉標準


日前,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玉產業聯盟商會、國家和田玉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岩礦寶玉石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共同起草的《和田玉 術語》、《和田玉(新疆)白玉子料分等定級》、《和田玉(于田)白玉山料分級》《和田玉(于田)青白玉山料分級》、《和田玉(且末)白玉山料分級》、《和田玉(且末)青白玉山料分級》、《和田玉(墨玉)分級》、《和田玉包裝、標識、存儲和運輸》、《和田玉玉器加工工藝評價要求》等分級標準通過評審。


由於「和田玉」名稱目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不具備產地意義,青海、俄羅斯、韓國、加拿大等地主要成分為透閃石的軟玉都可以稱為「和田玉」。

  

而羊脂白玉又可再細分成為高古羊脂白玉,與近現代羊脂白玉兩大類。

近現代羊脂白玉是指清代以後始開採,及雕琢的羊脂白玉藝術品而言。

而高古羊脂白玉則是專指漢代皇室家族所使用的玉中極品。


那是因爲高古玉多為帝王皇家達官貴人用玉,從用料、製作工藝、文化氣息上有著厚重深奧的內涵。除了欣賞古人的琢玉技藝,品味高古玉中神韻飛揚的歷史文化內涵以外,把玩一塊高古玉,就像品讀著年代久遠的歷史的傳奇,手中古玉演繹的人間故事隱約可從玉觀,人玉靈通,把玩養玉者的心境體會是不足以道之的。


價值不菲的高古玉,琢制技藝十分精湛,無論是淺浮雕、透雕,還是陰線刻畫,均拙樸細精,實其中的「漢八刀」和雙溝碾法(又稱「遊絲毛雕」)如今更是難以模仿。且高古羊脂白玉製成之精美藝術品,大都為西漢皇室玉工所雕,有著皇室的尊貴威嚴,其玉雕工藝之神韻,絕非是近現代羊脂白玉的制玉工匠所能仿製的。


高古玉器(漢代前)的取材,有的源於地方玉,有的來自新疆的和闐玉,大都取材於河床中的籽料或山流水料,這兩種玉料因剝離礦床時間很久,在不同的外界環境下,其自身已形成了玉皮和沁色。

但是古人制玉卻認為皮和沁全是雜質,而將其去掉只保留玉的精華部分(商代的一些小動物留有玉皮及巧色) ,而和闐玉縱使被埋入水土中,亦可保持千年不壞,外表卻依然溫潤如故,只添加了歷史的沁色。

因為玉質的不同、地域不同、土壤的環境不同、埋藏的時間不同等因素,造成玉的沁色也不同,所以有時一件玉器上也會有幾種沁色。


高古玉沁色種類凡多,有紅沁、硃砂沁、土沁、水沁、金屬沁、水銀沁等等。

所呈現的色彩主要有紅色、黃色、黑色、白色、綠色、紫色、藍色及過渡色。

沁色一詞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實際上應當是外界化學元素沁入玉中,所呈現出的色彩變化和狀態特徵。


色彩是有別於玉質本色的,來自於外界的其他色素。

非交互狀態表現形式,為色彩的相對獨立性,沒有與玉的分子結構產生互變。交互狀態表現形式為外來原素與玉內原素產生互變,從而改變玉的本質結構變化,這一過程往往需要很長時間。


分辨古玉的各種沁色可以斷定古玉的真偽。我們如今看到真古玉的沁色大都是成器後沁入的。

以下就分享些古玉的鑑別:


1、斷新老

器物的鈣化,沁色過渡自然,並且深入肌理。(短時間作假,絕對不會如此。)


2、看包漿

古玉除了被腐蝕外,都會有包漿,最重要的是,打孔及刀工中的包漿應該與外面的包漿一致,並且渾然一體。有的還會有局部的氧化突起同時存在。


3、盤玩時的變化

有鈣化的地方會慢慢的變回玉的本性,根據鈣化的輕重,時間有長有短,上面的沁色會逐漸變淺,但不會消失。完全變化後,玉器會很潤澤,假貨則絕對不變。


4、把玉器放進80度左右的溫水中,鈣化的,會從裂縫中連續不斷的冒出細小的氣泡(因為鈣化後,改變了內部分子結構,變得疏鬆了)。沒有鈣化部分不會出現此現象。


5、放進水中或是沾上水,用水捏搓會感到有一種粘粘的感覺。並且每次都如此,直到盤玩通透。


6、盤玩中的器物,見到汗液或是水後會有一曾灰皮出現。(出灰現象)


7、用PH值試紙測試,基本會成中性。(與當地土壤結構也有關)


8、玉器都有自然的裂紋,這是由於玉器長期在地下,受地熱,地濕等影響,張裂所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十玉九裂」。這也是出土玉器的一個明顯的特性。


9、出土玉器都有陰陽面,因為受地濕地熱礦物質等的影響,陽面變化較陰面變化小,也就是鈣化,沁色,腐蝕等比陰面差。


10、看反光,因為古玉是手工加工而成,由於用力不均,加工面會有很多細小的面組成,所以迎光看時,會有不同的反光。

高古玉在拍賣市場上的價格極其不菲, 例如2006年御題古玉英雄珮就以550萬人民幣成交。

而2011年漢代青黃玉四方編鐘 2500萬成交。2012年戰國白玉鼎3300萬成交。

所以如果您幸運買到一件真正新疆和田的高古玉,真的要大大恭喜您了。

有一位同行的表姐在美國,就會去到處撿漏。因為有很多早期大陸有錢人在逃難時帶去的物件,而後代子孫或西方人卻不知道這些玉石古董的真正價值,往往能撿到很厲害的物件。再送回來台灣鑑定,如果確認無誤⋯⋯真的大大賺到了,可以來回機票N張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a萬物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